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1.为增强学生对跨境电商的综合认知,训练学生对跨境电商基本业务操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助力辽宁省外经贸转型升级。
2.本次大赛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深耕创新创业,做实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教、学、做、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新形势下数字贸易职业标准。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选手资格为辽宁省本科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参赛选手的专业范围不限。
2.各院校要配合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核,不得弄虚作假。
3.参赛院校自行按照大赛组委会公布的竞赛规程和实施方法。
4.在相关专业学生中组织校内遴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参赛。 每参赛队参赛选手人数限定为2人,每支队伍指导教师1-2名。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内容
(1)跨境电商B2C赛道,使用《跨境电商竞赛平台》的速卖通竞赛模块。在模拟的跨境电商企业环境内,完成供应商选择、平台注册与验证、商品发布、营销销售与国际物流等一系列的工作内容。软件对各队的完成速度、商品定价、操作准确率和店铺访问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自动评分。
(2)跨境电商B2B赛道,使用《跨境电商竞赛平台》的阿里巴巴国际站竞赛模块。选手完成商品的选择和发布、平台注册和运营、磋商交易、物流和汇率等的工作内容。软件根据操作、定价和操作准确率等自动评分。
(3)移动跨境电商赛道,使用《跨境电商竞赛平台》 的WISH竞赛模块。业务操作包括WISH平台注册、商品发布、 国际物流等。软件对操作熟练度、营业额和访问量等方面自动评分。
(4)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赛道,使用《跨境电商竞赛平台》的创新创业竞赛模块。选手需要先进行跨境电商创业准备,包括进行跨境电商培训和就业,然后进行跨境电商创业。软件对操作熟练度、营业额和访问量等方面自动评分。
2.竞赛方式
大赛分为校赛和省赛两个阶段。校赛由各参赛院校自行组织实施,组委会委托上海敏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省赛大赛组委会负责实施,由竞赛平台进行自动评分。
(五)竞赛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1)报名时间:2023年8月20日-2023年9月15日
(2)校赛: 练习阶段:2023年8月20日-2023年9月15日
比赛阶段:2023年9月16日-2023年9月30日
(3)省赛时间:2023年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方式: 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完成填报,
网址https://cxcy.upln.cn/
(六)竞赛环境与设施
本次竞赛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参赛院校提供竞赛环境和设施!竞赛平台统一由大赛组委会指定,由上海敏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支持单位:辽宁省外贸行业校企联盟、大连市跨境电商协会、上海 敏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
(二)组织形式
由承办单位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竞赛组委会负责聘请 专家组织成立竞赛裁判组。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决赛各赛道每个参赛院校可以推荐两支队伍参加,即每个参赛院校最多可推荐8支队伍参加省赛。
(二)评审方式
由各院校自行组织,竞赛平台自动打分,队伍分数为两位参赛选手成绩之和。
(三)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以参赛队为单位设团体奖,分为一、二、三等奖。省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团队数量比例分别为20%、30%、50%。对所有获一等奖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此外,还将评选出优秀组织奖。
(四)申诉与仲裁
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匿名举报无效。举报受理由竞赛组委会核查并裁决。 书面申诉邮箱:wangaiwei@luibe.edu.cn
(五)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获奖结果将在大赛网站首页进行公示,同时微信平台配合公示。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竞赛组织:
联系人:张欣老师 联系电话:0416-3400261
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通知!(QQ群912049167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
2. 技术咨询:
跨境电商B2C赛道:711132202(学生交流QQ群)
跨境电商B2B赛道:729601424(学生交流QQ群)
移动跨境电商赛道:726096070(学生交流QQ群)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赛道:774062927(学生交流QQ群)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在网站上报名及组队,报名信息一经提交不予更改。
2.参赛人员信息需真实有效。参赛团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比赛过程中应遵从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责任。
3.请参赛者和指导教师加入相应的群,方便交流及接收通知。
(三)其他未尽事宜
1.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应确保所使用设备与网络正常。一旦发生账号异常等无法进行比赛的状况,应立即告知组委会。如出现以上异常,未及时告知的,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2.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承办单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