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的安排,现将产业命题赛道试点方案公布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适应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引导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命题征集
(一)本赛道针对企业行业技术与管理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大型企业。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二)命题主要面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对应行业产业领域。
(三)命题源于真实需求,健康合法,弘扬正能量,知识产权清晰,无任何不良信息,无侵权违法等行为。
三、参赛要求
(一)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根据参赛申报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其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
(二)参赛团队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即2016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且年龄均须为35周岁以下(1986年3月1日以后出生)。
(三)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答题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四)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四、赛程安排
(一)命题发布(2021年7月下旬):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
(二)参赛报名(2021年8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同上)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1年8月31日24点。
(三)初赛复赛(2021年9月30日前):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地结合参赛报名等情况自行决定,项目评审可邀请出题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赛事组织须符合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并制定应急预案。各地应在9月30日前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与推荐工作(另行通知,各地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
(四)总决赛(2021年10月下旬):入围总决赛项目采取网络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晋级选拔,优胜项目进入总决赛的现场比赛,通过对策讲解、实物展示和专家问辩等环节,决出各类奖项。
五、奖项设置
(一)本赛道设置金奖、银奖和铜奖,获奖项目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二)本赛道所设奖项计入各地、各校的获奖总数,纳入大赛省市优秀组织奖和高校集体奖评选的评分范围。
六、其他说明
(一)大赛组委会不保障所有命题均可揭榜及提交对策满足命题企业要求。本届大赛未获揭榜或揭榜后仍未有效解决的产业命题,经命题企业同意,将在大赛平台持续发布,可申请参加下一届大赛。
(二)本赛道未涉及的其他参赛要求,以《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为准,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六、竞赛组织
(一)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 竞赛时间:
报名时间:2021年8月1日-8月31日
校赛时间:2021年9月23日
2.报名方式
本次校内选拔赛参赛团队,需要通过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网址:http://cxcygl.bhu.edu.cn)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 cy.ncss.cn)进行报名与作品上传。服务网的“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可进行赛事咨询。
(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赛事负责人 李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老机关楼)203 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群内通知(大赛工作QQ群:415526907;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姓名)。
(三)其他未尽事宜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