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规程
(一) 竞赛名称
2024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二) 竞赛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数 学问题再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建模就是利用 计算机与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 参赛对象与要求
1. 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在读本科学生,研究生不得参加。参赛 者以 3 名大学生组成一队,专业不限。通过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向所在 赛区组委会报名,再由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报名。每支队伍设1 名指导教师从事赛前辅导工作与参赛的组织工作。
2 .竞赛分为本科组和专科组进行。本科学生只能参加本科组竞 赛,不能参加专科组竞赛。同一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同 一法人单位)。同一法人单位不能以院(部)系、校区名称参赛。
3 .报名费每队 200 元,学校将按照报名系统中学生报名数量在
规定时间内汇款给组委会 参赛团队中途退赛、不能按时提交论文或
,
者比赛过程中查重率大于 40% 的队伍要自己支付此项费用。
4 .请参赛团队在竞赛开始前认真阅读和理解《全国大学生数学
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 (
可从 http://www.mcm.edu.cn 查阅)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参赛。特
别提醒:违反参赛规则的参赛队将被取消评奖资格,情节严重的参赛队和相关学校将受到通报批评,相关指导教师两年内不能作为参赛队的指导教师。
(四) 竞赛内容及形式
1 .全国统一竞赛题目,赛题将于竞赛开始时在相关网站公布, 参赛团队按 国家 竞赛组 委 会规 定时间由网上下载 , 下载地址
www.mcm.edu.cn ,参赛队从中任选一道题作为参赛试题(本科组选 A、 B 、C 题,专科组选 D 、E 题) 。
2 .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以 及网络以检索有关资料。
3 .按规定的时间提交一篇论文作为答卷,论文格式见附件。
(五) 关于竞赛论文的提交
1.2024年竞赛的时间确定为9月5日(周四)18时至9月8日(周日)20时。
2. 参赛者以3名大学生组成一队,通过学校教务部门向所在赛区组委会报名,再由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报名。若所在地区尚未成立赛区,由学校直接向全国组委会报名。向全国组委会报名的截止日期为9月2日(周一)20时。所有参赛队必须于9月8日20:00之前通过客户端完成参赛作品电子版(“参赛论文”及必要的“支撑材料”Ⅲ5码的生成提交。注意,只要对电子文件进行了打开保存操 作(含自动保存),作品的M05码都将发生改变,需重新生成提交,但重新提交的时间应在9月8日20:00之前
3.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境内的高校请使用竞赛管理系统报名(https://cumcm.cnkinet);香 港特别行政区的高校请与HKSIAM(https://www hksiam.org hk) 联系参赛事宜(邮箱: immc .committee@gmail.com);澳 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请与澳门赛区组委会联系参赛事宜(邮箱:zccai@must.edu.mo);其他地区高校请访问CUMCM(English Version)(http://en.mcm.edu.cn),按 相 应要求注册参赛。
4.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进行。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本科组竞赛,但只有高职高专学生 可以参加高职高专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无论参加何组竞赛,均必须在报名时确定,报名 截止后不能再更改报名组别。同一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法人单位)。同一法人单 位不能以院(部)系、校区名称参赛(异地办学且具有独立招生代码者除外)。
5.对每所院校参赛队数的上限(或无限制)全国不作统一规定,由各赛区组委会掌握;全国组委会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各赛区报送全国评阅论文的数量(参见《赛区评阅工作规范》,可从http://www.mcm.edu.cn查阅)。
6.赛题将于竞赛开始时在相关网站公布,有条件的赛区也可将赛题按时上网供参赛同学下载。
7.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缴纳参赛费的标准为每队50元。参赛学校向赛区组委会缴纳参赛费的标准和方式由赛区组委会决定,由参赛学校承担。
8.请有关参赛学校和师生在竞赛开始前认真阅读和理解《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见附件,也可从http://www.mcm.edu.cn查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参赛。特别提醒:违反参赛规则的参赛队将被取消评奖资格,情节严重的参赛队和相关学校还将受到通报批评,相关指导教师两年内不能作为参赛队的指导教师。
欢迎访问竞赛网址(http://wwwmcm.edu.cn)查阅有关竞赛的更多信息。
二、竞赛组织
1. 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截止到9月2号晚8点
报名方式:本次参赛团队需要通过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 网址:http://cxcygl.bhu.edu.cn)和大赛官方网站 (网址:cumcm.cnki.net) 上进行 (注:所有学生必须填写正确的手机号,没有手机无法完成系统注册,我省赛区编号为06) 两平台同时报名且报名,信息一致才可参加比赛。在参赛论文电子版及支撑材料压缩包内任何位置(含文件夹名、文件名和文档属性等)均不得出 现与参赛队有关的信息。参赛学生可先将需要上传的支撑材料放置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不可出现与参赛队有关的信息),然后使用压缩工具对该文件夹进行压缩得到支撑材料压缩文件。
2.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李旭梅老师、张文宇老师
3.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老 机关楼) 203 室
4.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 注通知 (QQ 群 1012197179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 学院-姓名) 请按 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
欢迎访问竞赛网址 (http://www.mcm.edu.cn) 查阅有关竞赛的更 多信息。
附件:《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
《赛区评阅工作规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