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名称
2024 年第四届“医志园”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手绘本草绘图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本次比赛的实施会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社会的普及力、增强民族自信和扩大民族文化输出的影响力,同时为实现国家“新医科”人才建设,帮助学生积极投身国家中医药战略需求及中医药多学科融合的科研中;为加强“三省一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多种形式的省际、校际交流,助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注重大学生美育熏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含国际留学生)均可参加。
2、竞赛要求:
学生可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组作品最多2人,每人仅限参与一件作品,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内容:
(一) 赛道介绍
·中药本草——药用植物插画组: 以“中药本草之美”为主题,突出本草形态、药材性状、微观特征等,表现植物科学美感,权威媒体明确记录或报道的中草药题材、野生或栽培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中草药题材、在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代表性中草药题材、扶贫攻坚案例中报道的中草药题材等均可。作品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要具有严谨性和写实性,突出描绘对象的科学识别特征。在纸张(尺寸为A3或8开)上进行手绘创作,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油画、水粉、水彩、彩铅、钢笔、白描、国画等均可)。·品牌创意赛道(设计服务类):类别包括静态或动态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绘画作品、品牌形象设计、插画、绘本、CG绘画、工艺品设计、日用品设计、食物食品设计、玩具设计、休闲品设计、礼品设计、服装服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
·中华四灵——药用昆虫、动物插画组:以“中华四灵之美”为主题,突出药用飞禽、走兽、鳞介、虫豸等药用昆虫、动物的形态、药材性状、微观特征等的艺术美感,如野生或养殖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中药题材、在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代表性中药题材、扶贫攻坚案例中报道的中药题材等均可。作品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要具有严谨性和写实性,突出描绘对象的科学识别特征。在纸张(尺寸为A3或8开)上进行手绘创作,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油画、水粉、水彩、彩铅、钢笔、白描、国画等均可)。
·药食同源——康养科普插画组: 以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目录为主题,突出中华传统医药健康养生的科普绘图,如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传统养生经典食疗、茶饮等题材均可。在纸张(尺寸为A3或8开)上进行手绘创作,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油画、水粉、水彩、彩铅、钢笔、白描、国画等均可)。
·医学科普——医学绘图插画组: 以医学科普为主题,表现正常或疾病状态下人体器官或实验动物、骨骼、细胞、病原生物、微生物及医学历史、医疗器械发展等题材均可。作品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要具有严谨性和写实性,突出描绘对象的科学识别特征。在纸张(尺寸为A3或8开)上进行手绘创作,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油画、水粉、水彩、彩铅、钢笔、白描、国画等均可)。
·手绘创意绘图组: 以手绘形式,药用动植物、药食同源养生科普、医学健康科普为主题,绘制于纸张(尺寸为A3或8开)或扇面、盘子、花瓶、马克杯及其衍生品、服装服饰、工艺美术品等器物或综合材料的创意类作品。
方式:
1.形式审查:竞赛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
2.作品分组:对所有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进行分组,并提交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评。
3.专家初评:由竞赛组委会聘请领域内权威专家,进行线下实物评审。
4.决赛名单公示:根据作品初评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并予以公示。
5.专家终审:由竞赛组委会聘请领域内权威专家对决赛作品进行终审。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提交作品时间:2024 年 10月 1日起至2024 年 10 月 25日截至。
报名方式: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开通网上大赛报
名渠道,参赛者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http://cxcy.upln.cn/)和学校系统(http://cxcygl.bhu.edu.cn/)报名, 两平台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上传报名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
二、竞赛规则
(一)奖项设置
每个赛道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针对参与度高、作品质量优秀的单位设置优秀组织奖。
(二)注意事项
1、原创声明: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知识产权,未参加过其它比赛,入围“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及终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参加其它的创意比赛或转让给他方。入围作品经评委评定后公示期为2-3日,期间发现有抄袭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
2、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所有获奖作品除作者署名权以外的全部著作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权:享有对所属大赛作品方案进行再创作、生产、销售、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大赛主办方对所有获奖作品拥有展示和宣传等权利。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作品转让、复制、转载、传播、摘编、出版、发行、许可使用等。
3、参赛者提交作品之前,已仔细阅读上述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本次大赛的评委会拥有对所有获奖作品的最终裁定权。
4、本活动组织委员会作为比赛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本细则,并拥有修改、解释本细则的权利。本细则对主办方与报名、参赛学生均具约束力,所有报名、参赛同学一律视为已清楚并认可本细则的所有内容。
(三)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决赛结束后在本平台进行公示。
三、其他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杨舒伊老师 联系电话: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
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室
3.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 并关注通知(QQ 群 870687514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