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辽宁省第六届身体素质提升创新创业大赛
比赛时间:2025-09-15 00:00 至 2025-10-08 23:59
主办方:辽宁省教育厅
竞赛简介

辽宁省第六届身体素质提升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5 年辽宁省第六届身体素质提升创新创业大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身体素质提升,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 步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 展的主旋律,而身体素质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 一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们高效工作、创新创造的基 础,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另一方面,身体素 质提升相关的创新创业,能够带动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等新 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次大赛 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辽宁 省身体素质提升迈向新台阶,为辽宁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在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2.参赛要求:以学校(院)为单位,每个参赛项目须以 团队形式报名,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 5 人,其中 1 人为项目负责人,每个团队可设指导教师 1-2 名。每个团队 只能提交一项参赛作品,校赛成绩前 20%的项目进行推荐。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本次竞赛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人群作为身体素质提升 的服务对象。 以加强和改进全民体育工作、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为导 向,创新思路,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体育师资 队伍建设、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建设、提升全民对体育运动 的意识,通过制定长期运动锻炼计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等,多方面、多渠道拓宽全民参与体育锻炼、提升 身体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全民自主投入体育锻炼, 有效的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 

1.竞赛内容: 

(1)创新创意类: ①在身体素质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 衡、协调等方面,研究策划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方案。 ②在改善身体机能的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方面,策划 提升全民身体机能的方案。 ③在改善个体身体形态方面,策划形成相关的提升全民 身体形态的创新创意方案。 (2)实践类: ①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健康饮食计划等,并 将计划付诸实践,且通过一定手段证明在提升全民体质方面 取得一定的成效。 ②在全民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等方面,开展 了相关体育器材研发与推广,且推广后在提升全民体质方面 取得一定的成效。

(3)其他类:其他符合在提升全民体质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和意义、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项目均可参与报名。 

2.竞赛方式 参赛学校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组织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等;竞赛组委会的评审工作分初赛和决赛两个 阶段。

参赛报名时,参赛选手需提交《2025 年辽宁省第六 届身体素质提升大赛项目申报书》(参考模版填写),初赛 以网络评审方式进行;决赛阶段以项目展示和答辩方式进 行,具体方式另行通知。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报名时间:2025 年 9 月 15 日至 10 月 08 日 

网络初评: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3 日

 评审时间:2025 年 10 月 24 日至 11 月 7 日

 2.报名方式: 参赛者在学校系统(http://cxcygl.bhu.edu.cn/)报名 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进行注册报名(报名 地址:http://cxcy.upln.cn/)统一报名并上传作品。各参 赛队伍在上传作品申报书时,要将作品申报书以项目名称命 名。在平台上上传时,要同时上传PDF版、Word版各两份( 实名版+匿名版)。各参赛队伍上传申报书的格式及文件命 名要求,将作为竞赛组委会项目初查的重要依据。两平台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上传报名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 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推荐上报到学校的参赛作 品原则上须跨学院、跨学科组队)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二)组织形式

 本次竞赛由竞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织成立竞赛专家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竞赛过程包括参赛报名、网络初评、决赛评审等环节, 专家根据各类别分组打分,参赛队伍一旦报名,不可更改项 目名称。网络初评采用专家网络打分形式进行,根据网评得 分确定进入省赛决赛的队伍;决赛评审采用答辩形式进行评 审,答辩环节包括项目讲解、PPT 展示、技能演示、评委提 问等环节。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竞赛以参赛项目的应用创新价值、是否能真正提升全民 身体素质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按照 100 分进行评 审 , 每 支参 赛 队 的 项 目 按照 创 新 性 (30% ) 、 可 行性 (20%)、应用价值(20%)、项目介绍(20%)、文案撰写 (10%)情况进行评审打分。

(三)奖项设置

 1.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按照参加省赛数量的 10%、20%、30%进行比例设置。 

2.竞赛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根据提 交的申报材料和参赛作品数量及作品质量等情况,由竞赛组 委会确定。 

(四)申诉与仲裁 

对参赛资格、作品原创性的质疑,以及评审方式与评分 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议,可申诉至竞赛组委会,由竞赛 组委会予以仲裁。

 1.申诉 

(1)对于不符合比赛规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评判, 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队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时,应递交由高校领队签字的书面报告,报 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 据与理由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充分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或仅 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3)申诉时效: ①现场赛:在当前轮次比赛结束后一小时内提出。 ②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超时不予受理。

 2.仲裁 

(1)大赛决赛设仲裁组,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 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对申诉进行仲裁;

(2)仲裁组收到申诉报告后,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复 查,48 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和大赛执委会,告知申诉处 理结果; 

(3)仲裁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五)竞赛结果公示 

决赛评审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根据评分确定各奖项数 量及名单并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向获奖单位及 个人颁发证书。竞赛结果将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 享平台予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杨老师

 2.联系电话:0416-3400261

 3.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世范楼 203 室

 4.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 络群(QQ 群:736917411,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 姓名),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

1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