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校赛
比赛时间:2025-09-03 00:00 至 2025-10-07 23:59
主办方:辽宁省教育厅
竞赛简介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

(二)竞赛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我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推广基于智慧农业实践的创新型科研成果,推动农业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均可参加。

2、竞赛形式: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多于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推荐不超过30个团队参加省级初赛。每个团队只能参加1个赛道,且只能提交1个项目;每名学生如果作为团队负责人只能参加1个团队,不得加入其他团队,如果以非团队负责人身份参加比赛,参加团队数量不限





(四)大赛分组

内容: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本届大赛紧密围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五大农业核心领域展开。鼓励参赛团队聚焦(但不限于)辽宁省2025年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海参、人参、草莓、蓝莓、樱桃、盘锦大米、河蟹、食用菌、小粒花生、梅花鹿等,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届大赛设置三个赛道:

A类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针对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全过程智慧化生产与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参赛作品可以是具有较强的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案、服务或管理系统。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内容的项目书,内容包括:政策背景、市场现状、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解决方案、创新思想、应用前景、潜在价值等,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


B类智慧农业创新技术:应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
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智能算法等解决农业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参赛作品可以是新技术、新方法并能够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与硬件产品。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内容的可运行的创新技术(硬件或软件)的演示视频和项目书,其中项目书包括: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创新思想、应用场景、市场前景、产业价值等,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C类智慧农业创业实践:用智慧农业的思维理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能够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一定效益。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容的项目书,其中包括:政策背景、市场现状、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产品方案、商业模式、产业价值等,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方式:


参赛团队需在规定及平台报名报名参赛团队需在平台提交的材料:
A类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赛道和C类智慧农业创业实践赛道
提交项目书、项目展示PPT;
B类智慧农业创新技术赛道提交可运行的创新技术(硬
件或软件)的演示视频(MP4格式,不少于2分钟,100兆以
内)、项目书及项目展示PPT;各赛道均须提交《参赛承诺
和声明》(附件)。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9月2日-10月7日23:59

学校审核时间:10月13日-10月23日

初赛-复赛-决赛:2025年10月24日-10月31日-11月2日(拟)

报名方式: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开通网上大赛报

名渠道,参赛者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http://cxcy.upln.cn)和学校系统(http://cxcygl.bhu.edu.cn/)报名, 两平台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上传报名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每个参赛项目的指导教师数量为1-2名,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只能指导1个项目参赛,指导项目超项的取消参赛资格,请参赛院校务必做好审查工作。

参赛团队提交的项目材料及现场演示所用PPT均授权竞赛组委会作为大赛资料进行存档及可能组织的展示活动。

参赛项目不得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涉嫌知识产权纠纷,不得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

在往届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项目,不允许再次参加本次竞赛。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评审方式: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组织竞赛评审工作。校园选拔赛评审工作由参赛院校自行组织。

省级初赛通过专家评委线上评阅项目计划书和项目PPT等材料,确定一、二等奖候选团队和三等奖团队名单,一、二等奖候选团队晋级省赛决赛。

省赛决赛采用团队结合PPT进行5分钟项目陈述和3分钟答辩的形式,经过专家评委评审,确定一、二等奖获奖团队。

评分要点:

整体创意:参赛作品在问题提炼整合、方案构思设计、硬件或软硬件开发等方面的综合创新水平;

应用价值:参赛作品方案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效果,产品(技术)、服务落地应用潜力、可推广性以及创业实践的可行性、价值与收益;

阐述程度:参赛作品描述说明的客观准确性、清晰度,以及对项目阐述的整体效果等。



三、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杨舒伊老师  联系电话: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

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  室

3.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 并关注通知(QQ 群 858614990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

姓名)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

18人已报名
  • 翟正琳
    09.06
  • 宋家傲
    09.06
  • 孙悦
    09.06
  • 崔沥文
    09.06
  • 吴佳仪
    09.06
  • 蔡安哲
    09.06
  • 侯依晴
    09.06
  • 史楚雄
    09.06
  • 王梓硕
    09.06
  • 陈文昱
    09.06
  • 黄冠
    09.06
  • 张家智
    09.06
  • 尚尔姝瑶
    09.06
  • 邓友胜
    09.06
  • 曹凯伦
    09.06
  • 钟炎哲
    09.06
加载更多...
18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