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2021年辽宁省第二届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比赛时间:2021-10-20 00:00 至 2021-11-16 00:00
主办方:辽宁省教育厅
竞赛简介

2021年辽宁省第二届智能制造科普创新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1年辽宁省第二届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二)竞赛的目的与意义

为动员和激励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积极参与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深度应用研究和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意水平。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渤海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均可参加。创作的作品完成人最多不得超过5,每件作品可有1-2位指导教师。

(四)参赛作品类型

1.智能制造知识科普作品

通过图画、视频等形式,以向大众普及智能制造为目的的作品。主要展现形式包括:科普智能制造影音、动画、模型、教具、PPTo

2.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及设计作品

通过提出智能制造创意,设计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硬件研发、智能软件设计、数字建模仿真、人工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机器人研发等方面的智能制造创意作品。主要展现形式包括设计说明书、视频、PPTAPP或实物作品(或模型)等。

(五)参赛作品要求及说明

 

1.总体要求

1)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是近两年(2020101日以后)研究或制作的成果,且未参加过往届各类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2)所选项目作品必须由学生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无知识产权争议,模仿、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全部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提交的申报材料须完整,信息真实可靠。

4)具体提交材料,申报书(模版见附件,格式仅支持PDF,填写完毕后需上传至网站申报书处)、其他支撑材料

(设计说明书或文本材料、视频、动画、PPTAPP、实物作品等需要传至网站附件处)。

2.智能制造知识科普作品

参赛作品的创作要以提高广大师生智能制造认知科学素质为目标,围绕智能制造的特征和模式,须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3.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及设计作品

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当代智能制造科技发展方向和理念,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的正在构思的创意创新作品或已设计出模型或实物作品。重点围绕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与供应链、智能决策等领域。

大赛进度安排及报名方式

1.参赛作品准备阶段

即日起至20211114日完成参赛作品,参赛学生需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和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网址为(http://cxcygl.bhu.edu.cn/)进行报名注册报名并上传作品

2.评审

20211118日至1125日,依据评审标准,由评审专家对作品进行打分。专家通过评审申报材料初步确定入围决赛作品,入围作品由专家通过在线答辩确定其最终获奖等级;其余作品通过专家对作品的制作情况最终确定其获奖等级。

具体时间安排将视情况另行通知。

二、竞赛规则

(一)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评审专家组本着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主要从设计作品的命名、设计制作、创新性对作品进行评审,同时,结合选手答辩表现最终确定获奖等级。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智能制造知识科普作品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判标准

正确性

15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识完全正确,组织结构较好,语言流畅,正确运用科学术语,使用配图和示意图表达10-15分)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识基本正确,组织结构一般,语言较为流畅,运用科学术语偶有失误,未使用配图表达5-10分)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识不太正确,组织结构差,语言流畅度较差,很少使用科学术语或使用术语失误多0-5分)

创意性

15

有独特的闪光点,整体构思新颖,表现形式独具特色10-15分)

有较强的亮点,构思较为新颖,表现形式一般5-10分)没有亮点,构思尝试突破,表现形式较差0-5分)

科学性

30

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科学,论据充分,材料、数据、结论可靠20-30

概念、定义、论点比较科学,论据比较充分,材料、数据、结论比较可靠10-20分)

概念、定义、论点违背科学,论据不够充分,材料、数据、结论有失误0-10分)

知识性

20

所传播的内容可以极大的增长人们对智能制造领域知识的认15-20分)

所传播的内容可以适当增长人们对智能制造领域知识的认识8-14分)

所传播的内容不太能提升人们对智能制造领域知识的认识0-7分)

普及性

20

作品具有受众普及性、趣味性、吸引人的显著特征,传播格式完全符合本届科普作品提交的要求15-20分)

作品具有一定普遍性、趣味性、吸引人的特征,传播格式符合本届科普作品提交的要求8-14分)

作品略有或不具有普遍性,无其他特征,传播格式不太符合本届科普作品提交的最低要求0-7分)

 

2.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及设计作品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判标准

原创性

15

作品完全原创10-15分)

作品是基于其他科学作品的二次创作,与其他作品不同类别

5-10分)

作品存在其他抄袭问题0-5分)

科技性

20

有详细的技术讨论和解决方案,完整叙述实验制作全过程

15-20分)

简单讨论了技术和解决方案,完整叙述了实验制作过程8-14分)

没有讨论技术问题或解决方案,简单叙述了过程0-7分)

创新性

30

构思新颖,有2个或2个以上创新点20-30分)构思较为新颖,有1个创新点10-20分)

构思传统,没有创新点0-7分)

 

实用性

 

20

作品能够和当前智能制造热点相结合,可以便捷地实现成果转化,实用价值极髙15-20分)

作品比较符合当前智能制造发展热点,适当加工后可以转化,有一定实用价值8-14分)

作品与当前智能制造发展热点联系不紧密,较难转化,实用价值不高0-7分)

艺术性

15

非常美观,具有艺术性11-15分)

较为美观艺术性较强6-10分)

美观度较低,艺术性较弱0-5分)


(二)奖项设置

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比例根据作品质量以及报名情况由竞赛组委会确定。

2.优秀指导教师奖根据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参赛作品质量等情况,由竞赛组委会确定。

)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公示和公布全部依托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上同步进行。在各团队报名账户中也可查询获奖结果。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李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通知(QQ624591197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竞赛组织方案以及其他竞赛相关文件,校赛联络群中可查询。

83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