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
比赛时间:2022-04-02 00:00 至 2022-04-24 00:00
主办方: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 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竞赛简介
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

(二)竞赛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简称“C4-网络技术挑战赛”,以“适应新变、激励创新、甄选英才、助力产业”为办赛宗旨,目的在于适应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对接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服务于网络强国建设,促进学生在网络技术研究与发明、设计与开发、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促进相关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变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范畴的产教融合、产学协同育人,促进学生科创成果的产业转化与创业孵化,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产教融合。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不少于 2名、不多于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为参赛单位;团队所有成员在报名时按对参赛作品的贡献度自行排序;一位学生不能同时担任某赛项两个参赛团队的队长。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每支团队可有1至2名指导教师,允许有一名指导教师来自企业。每校报名限额根据不同赛项设置。

2.参赛要求:参赛资格以学生报名时所具有的在校学籍为准,已毕业的学生不具备参赛资格,以所有成员中的最高学历作为参赛团队分组的依据。学生所在高校负责学生参赛资格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候选奖项的团队须提供所在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材料。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竞赛形式为作品赛,分为创意(A)、攻关(B)两大系列。其中,创意(A)系列的作品主题、实现技术或平台由参赛团队自行确定,并为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单独设置“A-ST”专项,参见附件一“A-ST 项目指南”;攻关(B)系列包括行业知名企业参与规划的两个专项,分别参见附件二“B-EP1 项目指南”和附件三“B-EP2 项目指南”,参赛团队自主选择参赛项目,并根据相应的参赛指南与要求进行作品的选题与实现。

参赛作品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求

1.A 系列的作品选题须至少关联以下网络技术分支之一:软件定义网络、云中开放网络软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网络数据分析、IPv6,可以是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或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部署与管理,或将网络与信息技术用于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关注的应用热点或难点问题,鼓励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作品选题;有关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的选题建议申报“A-ST”专项,参见附件一的“A-ST 专项指南”。B系列的作品选题由组委会提供项目要求与指南,在此基础上由各参赛院校与队伍自主确定具体作品。

 2.按不同竞赛阶段的要求,以相应的形式申报作品成果;挑战赛阶段的最终作品为可用的网络系统、实物或软件,并在作品选题或应用领域、设计思想或方法、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开拓或创新。

3.作品的主要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由参赛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且未曾在任何其他赛事中获得过全国性奖项。

4.严禁作品涉及不健康、淫秽、色情等违规(法)内容。

5.申报作品时必须选择作品对应的系列或赛项,即 A 系列、赛项A-ST,赛项B-EP1或B-EP2。

(二)竞赛阶段

竞赛分为三个阶段:资格赛、选拔赛与挑战赛。竞赛各阶段的作品形式与评审形式见表1。A系列作品的评价标准见表2,B系列作品的评价标准参见本规程附件中的相应赛项指南。

表 1 竞赛各阶段的作品形式与评审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评审形式

 

 

资格

A 系列(含 A-ST): 作品说明材料(文字

图片视频

网络评审

B 系列(EP1/EP2):赛前知识与技术在线学

在线测

 

选拔赛

 

作品设计材料(设计文档源代码系统运

行视频及在线演示链接等信息

 

网络评审

 

挑战赛

作品设计成果(设计文档源代码系统运 行视频及在线演示链接等信息)、作品(系

统或实物现场展示与答辩

网络评审+  现场展示与答辩

(比例各 50%

 

表 2 A 系列作品各竞赛阶段的评分标准概要

 

 

评分标准

创意

技术

应用

设计

资格

40%

30%

30%

 

 

选拔赛

20%

30%

20%

30%

 

挑战赛

20%

20%

20%

20%

20%

 

2中,评分标准各项关注的指标如下:

1.创意:设计理念、选题的创新性;

2.技术:所涉及技术的先进性、综合性与创新性;

3.应用:实用价值、市场潜力;

4.设计:技术路线、系统结构、用户界面;

5.效果: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与复杂度。

二、竞赛规则 (一)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竞赛所有系列与各阶段的评审均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 会)负责组织;选拔赛和挑战赛阶段的作品评审一律以“双盲”方式进行。本科组与研究生组晋级及奖项名额按对应阶段两个组别参赛团队规模的比例进行分配。 A系列作品 1.晋级选拔赛 资格赛阶段,根据参赛规模与评审成绩的排序确定晋级选拔赛的 规模与作品名单,淘汰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 2.晋级挑战赛 选拔赛阶段,在确定各赛区的获奖名次与奖项后,各赛区的本科组第1名作品和研究生组第1名作品晋级挑战赛(注:前提是作品评审成绩全国排序须位于前三分之一),除此以外的所有作品按评审成绩的全国排序晋级总数不超过选拔赛参赛作品总数的20% 或资格赛参赛作品总数的10%  B 系列作品 B系列的资格赛和选拔赛由组委会组织评审,并根据评审成绩及 排序确定晋级选拔赛、挑战赛的规模与作品名单;就 B 系列每个赛项,资格赛每校不设报名数额限制,每校入围每个赛项选拔赛的作品数原则上不超过 10 项。  晋级后参赛队员与指导教师变更

在资格赛报名成功后,不允许变更参赛团队成员组成,少于 2 人 或多于6人的团队失去参赛资格。每支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组成与顺序原则上不可更换。

(二)奖项设置

 A/A-ST 系列的奖项设置

1.资格赛不设置奖项。

2.选拔赛的奖项按赛区单独设置, 分别按照赛区参赛规模的10%、 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电子证书。

3.挑战赛按A/A-ST各自参赛规模,设特等奖不超过2名,一、 、三等奖若干,具体设置见表3。

表 3 挑战赛 A/A-ST 系列之奖项与奖励设置

 

等奖

2 

奖金 30000 元及证书

一等奖

10%

奖金 10000 元及证书

二等奖

30%

奖金 5000 元及证书

等奖

60%

奖金 1000 元及证书

 B 系列的奖项设置

1.资格赛不设置奖项。

2.选拔赛与挑战赛阶段的奖项与奖励依不同的企业定制赛项EP1/EP2)独立设置。

3.选拔赛奖项按赛区单独设置, 分别按照赛区参赛规模的10%、 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电子证书。

4.挑战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具体设置见表4。各赛项特等 奖由组委会视第1名作品质量决定是否设置。

表 4 挑战赛 B 系列之奖项与奖励设置

 

等奖

1 

奖金 30000 元及证书

一等奖

10%

奖金 10000 元及证书

二等奖

30%

奖金 5000 元及证书

等奖

60%

奖金 1000 元及证书

“英才计划”奖赏

1.所有报名 B-EP1 和 B-EP2 赛项的团队可分别获得华为、未来网 络有关线上学习与培训服务

2.晋级 B-EP1、B-EP2 赛项挑战赛的团队可获得暑期“英才创新特训营”入营资格。

3.A、B系列晋级挑战赛的团队可获得创业孵化或成果产业化转移的对接机会。

“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学生队伍获本届大赛挑战赛特等奖、一等奖,或指导2支以上学生队伍进入本届大赛挑战赛,或近五年内指导学生队伍进入挑战赛三届以上的教师(注:近五年内已获奖者除外) ,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候选资格,组委会组织专家从中优选若干位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

三、竞赛组织 (一)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大赛启动(2022年3月)

大赛启动,于官网http://net.c4best.cn通知。

2. 参赛报名(2022年3-4月)

竞赛报名 2022年3月7日启动,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23 日, 各阶段的时间安排见表5。根据新冠疫情防控变化,挑战赛之答辩/路演阶段选择现场或线上形式之一。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组委会可能会就相关时间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有调整,将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通知。报名统一在大赛官网和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报名地址:http://cxcygl.bhu.edu.cn/)同期进行报名。参赛队队长一人注册账号进行报名。

表 5 各阶段主要时间节点安排

 

具体安排

报名

线上报名

报名审核

3.74.23

4.24—4.25

具体安排

赛段

作品申报/在线测试

作品评审

结果公示

结果公布

资格

4.26—4.28

4.29—4.30

05.01

5.2

选拔赛

7.3—7.6

7.7—7.10

7.117.12

7.13

 

挑战赛

 

8.23—8.27

8.289.1(网络评审)

9.3—9.4(答辩/路演

现场或线上)

 

9.5—9.7

 

9.8

竞赛报名与各阶段作品成果申报均采用在线方式,请访问“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官方网站(http://net.c4best.cn)进行报名与作品申报。参赛队伍和作品须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要求填报完整的信息,以免影响参赛资格。

报名参加资格赛不收取报名费用,也无需支出交通及食宿费; 入选并参加选拔赛的每项作品收取报名费500元,但无需支出交通及食宿费;挑战赛不收取报名费用,参加挑战赛现场比赛的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按照“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组织委员会的安排,参赛作品的报名费委托“杭州简学科技有限公司”收取,账号信息如下:

账户名:杭州简学科技有限公司

 号:1202188619900006181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西溪紫霞街支行

(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李旭梅老师: 15724443004   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我校参赛联络群(QQ  1019505571 )和钉钉群并关注通知!

官方钉钉群:2022A赛项交流1群:32839303

            2022A-ST赛项交流1群:33630244

            2022B-EP1赛项交流1群:34618144

            2022B-EP2赛项交流1群:32352614

31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