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会文[2022]24号《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函》相关要求,不断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促进机器人科技及其转化成果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特举办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现结合实际,将竞赛实施方案和报名要求转发给全校师生。请各学院根据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参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二)竞赛的目的与意义机器人技术可以说是未来机械制造的核心发展方向,机器人也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集大成者。本次大赛旨在成为研究生展示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的舞台、进行良好创新实践训练的平台,为参赛学生提供知识交流和实践探索的宝贵机会,从而进一步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促进机器人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学校为单位,个人或团队参赛,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1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学院为参赛学院。进入全国决赛后,不得变更项目及团队成员。已经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某一项主题赛事获奖的参赛作品,不能以同一作品参评本主题赛事。
(四)作品要求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范围包括机器人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参赛作品可以围绕某个机器人领域的主题(如工业领域、家政服务领域、康复医疗领域等),重点考核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洞察能力、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1.时间安排:
报名启动时间:2022年4月30日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6月07日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6月10日
初赛时间:2022年7月1日-7月10日
内容:组织专家通过网上进行初赛评审并发布决赛名单。
决赛时间:2022年7月29日-7月31日
内容:入围决赛团队将在浙江大学进行比赛。
注:最终比赛时间将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进一步确定,并提前半个月通知。各项内容具体时间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
2. 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需在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10和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http://cxcygl.bhu.edu.cn/上完善报名信息、提交参赛作品。在初赛阶段,参赛队可以选择自主命题,也可以选择企业命题。对于选择企业公开命题的参赛队,其作品将由企业进行评审。企业公开命题的要求详见官网。
二、赛制安排按照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医疗健康专项组。
仿真组:提供机器人三维仿真分析、数字化设计、算法等方案,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部件组:提供机器人部件的创新设计方案与样机,并进行部件功能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
集成组:提供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整机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
医疗健康专项组:提供医疗健康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作品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医疗健康相关项目既可报名三个常规组,也可报名专项组。)
第一阶段(初赛):机器人创新概念设计阶段
线上评审,每个队伍必须提交申报项目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规划报告,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所上传报告进行线上初评。
第二阶段(决赛):机器人设计实现阶段
进入决赛的队伍,需要按照分组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由评审专家确定作品获奖等级。
三、奖项设置和奖励办法本次竞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奖金设置:参赛作品特等奖50000元/项(可空缺),一等奖20000元/项,二等奖10000元/项,三等奖(证书)。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老机关楼)203室
参赛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416-3400261
QQ群:562650811
根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大赛评审的实际需要,部分赛事时间节点可能会产生变化,具体时间调整另行通知,相关事宜详见大赛官方网站。
附件1:“申昊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