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旨在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于1996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六年。竞赛始终秉承“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经过20余年的发展,竞赛已经成为电子类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促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成长的有效平台。竞赛自2014年起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自2015年起,竞赛由“两年一届”转变为“一年一届”,其赛制赛程等基本不变。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2年“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竞赛始终秉承“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经过20余年的发展,竞赛已经成为电子类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促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成长的有效平台。
渤海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1.参赛队伍成员须为是参赛作品有实质贡献的个体,不允许成员挂名。如发现挂名现象,组委会将永久取消挂名参赛者参赛资格,并向各参赛单位通报,请各位参赛者相互监督。
2.组队时,由队长确认指导老师顺序和队员顺序,此顺序依据参赛贡献大小确定。获奖证书将严格按照组队顺序制作,不再确认和更改。
3.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参赛单位同意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组队报名、缴费及作品提交。
4.参赛单位设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联络人,在竞赛官网注册参赛单位管理员账户,负责本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的资格审核和信息管理。
5.技术类竞赛与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报名费由主办方及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电子发票。报名费原则上每支参赛队伍500元人民币,如有特殊情况,各分赛区可适当调整,并出具官方通知。
6.技术竞赛报名时,要求在报名页面填写描述作品创新点的作品简介,并填写最能说明作品创新点的三个创新关键词及成员分工说明。
7.报名截止日期前,竞赛网站上填写的参赛队员、队员顺序及参赛作品信息均可变更,报名截止日期后,参赛队员及参赛作品不可变更,进入决赛后,参赛队可改进、完善其参赛作品,但不可更换参赛作品内容和参赛队员。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参赛队需向组委会提交变更申请,组委会同意后,方可变更。擅自变更参赛信息的参赛队,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难点与创新;
(2)方案论证与设计;
(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4)软件设计与流程;
(5)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6)总结。
不同类型作品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论文字数 8000-10000 字为宜, 具体格式要求参见附件一。
商业计划书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意义
(2)团队介绍
(3)产品内容
(4)行业及市场情况
(5)营销策略
(6)融资说明
(7)财务计划
(8)风险控制
(9)项目实施难度。
商业计划书模板详见附件二。
视频分辨率不小于 1280*720,大小不超过100M,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格式为avi、mp4、wmv 之一。视频内容应包括作品原理及创新点、结构介绍、功能演示等三部分。
出现在视频中的参赛队员需穿着正装出镜(男士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女士白衬衣黑套裙或黑西裤黑皮鞋),使用普通话讲解作品,配备字幕。
作品展示PPT模板见附件三。其中,技术竞赛PPT内容建议包含但不限于:选题意义、创新与特色、核心技术方法、结果与分析、应用价值。如参赛作品有项目基础,务必于PPT中明确阐述参赛队伍的工作内容、主要贡献和组内分工。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PPT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及管理团队概述、项目意义及创新点、项目原理及设计方案、项目形象及功能模拟、行业及市场、营销及融资、财务及风险等。如已有作品实物,需一并提供参赛作品演示视频。
参赛作品全貌、特写照片 5 张,指导老师、参赛队员与作品合影 1 张,全体成员在参赛单位标志物前合影 1 张,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M。没有条件合影的,可通过软件拼接合成。
作品简介“门型展架”模板见附件四,在不影响知识产权及论文发表的前提下,凝练参赛作品的主要创新。要求参赛团队:
(1)清晰、简洁地描述作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与背景;
(2)准确、完整地阐述参赛作品中具有创新性的关键技术;
(3)客观、详实地对比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主要参数、设计方法、成本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参赛团队如有成员本人署名的支持作品创新性的旁证材料,如专利、鉴定证书、验收证书/报告、论文、第三方评估等,应在对应创新点前标明,并根据其重要程度排序,展架仅展示团队成员本人参与的工作内容,非参赛团队成员本人的作品创新性旁证材料不作为竞赛评审依据。
展架内容要求文字精炼、结构清晰,图文结合,格式为.jpg。展架电子文件允许根据内容需要纵向延长,大小不超过30M,用于评审现场的“门型展架”实物尺寸要求为80*180cm。优秀团队展架内容将面向社会公开,以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当代研究生科研风采。
将PDF格式与docx格式技术论文或商业计划书,JPG格式作品简介“门型展架”电子文件,分别单独上传提交至官网对应处。演示视频、展示照片及其他电子文档压缩至同一文件夹中,并以“参赛单位-参赛队-作品名称”命名,上传至百度网盘,将下载链接与密码提交至竞赛官网后,即完成官网作品提交。
其中,技术竞赛PPT用于评审答辩,不作为作品附件提交,商业计划书专项赛PPT作为作品附件提交。
1.竞赛时间
报名启动时间:2022年3月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初赛、决赛时间:7月初举办初赛,8月中旬举办决赛
2.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需在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6和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http://cxcygl.bhu.edu.cn/上完善报名信息、提交参赛作品。在初赛阶段,参赛队可以选择自主命题,也可以选择企业命题。对于选择企业公开命题的参赛队,其作品将由企业进行评审。企业公开命题的要求详见官网。
3.选手须知
根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大赛评审的实际需要,部分赛事时间节点可能会产生变化,具体时间调整另行通知,相关事宜详见大赛官方网站。
(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1.联系人 张老师: 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我校参赛联络群(QQ 群 582193232 )并关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