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辽宁赛区)实施方案
2022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辽宁赛区)
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设基础级别、提高级别和发展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学生须是我校在读中国学生,年级、专业不限;
2.省赛和全国赛均以团队形式参赛,由3名学生(其中外语类专业学生最多1名)组成团队参赛,每个团队最多可指定2名指导教师。
校赛:依照省赛和全国赛章程安排。
省赛:分复赛和决赛,复赛包括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等环节;决赛包括快问快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等环节。实际形式可能视届时疫情调整。
复赛方式:
第一部分:案例开发与展析
1.案例开发: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2.案例展示:参赛团队成员现场展示案例,形式自选(短剧表演、访谈等)。
3.案例分析:参赛团队合理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或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4.时间要求:案例展析总时间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回答评委提问时间为2分钟。
第二部分:名言名句解读
组委会提供一段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一名团队成员进行解读,时间3分钟,含思考准备20秒。
决赛方式:
第一部分:知识问答
此部分为知识问答,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
每个参赛团队6道题,团队成员A答题,每题0.5分,满分3分,当场记分,时间3分钟。
第二部分:情景述评
1.此部分为每个参赛团队准备了具有丰富跨文化内涵的视频材料,参赛团队上场比赛前抽取视频,在备赛室准备30分钟。
2.参赛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视频内容进行跨文化解读和分析,提出建议,时间8分钟,最低不少于6分钟。
3.评委根据参赛团队述评内容提问,团队成员B回答,时间2分钟。
第三部分:讲述中国故事
参赛团队根据现场提供的、与中国相关的情景问题,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团队成员C回答,时间3分钟,含思考准备20秒。
校赛(初赛):2022年6-9月(具体时间关注QQ群消息)
省赛(复赛、决赛):2022年10-11月
参赛团队负责人请到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http://cxcygl.bhu.edu.cn/)进行报名。
1.大赛分校赛(初赛)、省赛(复赛、决赛)、全国赛(决赛、总决赛)三级。校赛由我校自行组织,选拔一个参赛团队参加省赛。省赛按照省赛章程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组织实施。国际学生组队参加全国赛,由全国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邀请。
参赛语种为英语(案例文字内容可包括少量中文说明);国际学生的参赛语种为汉语。
2.大赛考察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相关知识、跨文化情感态度和跨文化行为技能等四个方面。所有参赛题目必须为原创,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内容有出版、发布、展览等权利。
3.评分依据
三个维度
(1)内容维度:跨文化交际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真实性和原创性,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运用的准确性和深入性;
(2)效用维度: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有效,跨文化分析是否贴切恰当;
(3)呈现维度:展示案例和回答问题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括现场展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应变能力。
五个视角
(1)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即是否能够发现文化差异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问题;
(2)是否具有跨文化情感态度,即对异文化是否持开放、尊重、理解、欣赏的态度;
(3)是否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理论;
(4)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是否表现出善于观察、倾听、讲述、反思等能力;
(5)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案例开发与展析70%
名言名句解读30%
具体要求
案例开发:原创性、典型性、时代性;
案例展示:设计合理,衔接自然,表演流畅,语言准确,辅助手段(PPT等)使用合理有效;
案例分析:运用跨文化理论知识对现象进行分析,解决方案或建议合理;
创新意识:体现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
理解准确,表达清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评分项目
知识问答3%
情境述评 70%
讲述中国故事 27%
具体要求
客观题,答题准确,每题0.5分。
述评:准确理解视频内容,合理运用跨文化理论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合理。
评委提问:理解提问意图,回答有理有据,逻辑合理,语言准确。
讲述切题,逻辑严密,语言准确流畅。
计分方式
省赛计分:复赛满分100分,决赛满分100分。总成绩计算方式为:复赛成绩占40%+决赛成绩占60%。
全国赛计分:决赛满分100分,总决赛满分100分。总成绩计算方式为:决赛成绩占40%+总决赛成绩占60%。
校赛:根据参赛团队数设置获奖等级和比例。根据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3名学生组队和3名指导教师组队参加省赛。
省赛:省赛参赛院校数40所以下(含40所)的赛区,决赛前2名获奖团队参加全国决赛;省赛参赛院校数40所以上的赛区,决赛前3名获奖团队参加全国决赛。国际学生组队参加全国赛,由全国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邀请。
省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总获奖比例不高于复赛参赛团队总数的40%。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与团队相对应的指导教师奖。所有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将获得由大赛相应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
1.联系人:张璐璐老师、杨川老师、李旭梅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我校参赛联络QQ群(群号:945656453),群内请备注为学院首字-姓名。
评委提问:理解提问意图,回答有理有据,逻辑合理,语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