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2023 年辽宁省“瑰宝传承”戏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省赛)
比赛时间:2023-09-01 00:00 至 2023-10-26 23:59
主办方: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竞赛简介


2023 辽宁省“瑰宝传承”戏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实施方案
2023 年辽宁省“瑰宝传承”戏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
本次比赛的实施会进一步扩大传统戏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力、增强民族自信和扩大民族文化输出的影响力,同时推动戏曲剧种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激发戏曲艺术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加强“三省一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多种形式的省际、校际交流,助力推进我国戏曲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让戏曲走进生活,从根源上拉进戏曲和人们的距离,逐渐成为大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知道手机外的事情更精彩、更实在,注重大学生美育熏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
2.参赛对象要求:学生可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组作品最多 3 人,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戏曲艺术表现项目参赛人员根据表演剧目要求与特点设置人数。
本次竞赛分为四个组别:
1.戏曲文化优秀创新案例
2.戏曲文化学术论文竞赛
3.戏曲艺术表演
4.戏曲文化创意设计
各组别具体内容及要求: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等方面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是高等学校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优秀案例中应梳理、总结、凝练在改革实践中具有引领性、突破性、示范性的做法、举措和经验。重点征集如下几个专题内容的优秀案例:

(1)高校戏曲文化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2)高校戏曲文化艺术社团及实践工作坊建设
(3)高校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4)高校戏曲文化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效果
(5)高校戏曲文化传播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6)高校戏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7)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参与人员:每个项目负责人1人,参赛人员2人,每个学生至多参加一个队,每队可设1至2名指导教师。
内容要求:案例一般应包括背景、做法、成效、探讨等要素。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资料翔实、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案例摘要300字左右,正文不超过8000字。

格式要求:A4纸张,上边距3.8厘米,下边距3.2厘米,左边距3.5厘米,右边距2.5厘米。正文主标题居中排,使用华文中宋二号字。主标题的段后距设为0.5行。副标题另起一行,使用破折号加宋体小二号字如: “——******” 。正文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三号字,序号使用汉字加顿号如: “一、 ”。二级标题使用楷体三号字,序号使用汉字加括号如: “ ( 一) ”。三级标题使用仿宋三号字,序号使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的阿拉伯数字加点如: “1. ”。正文使用仿宋三号字,首行缩进两字符,行距设置为1.5倍。正文须配5— 10幅插图,图片下方附50字以内说明,须注明拍摄者。

作品要求:手绘原件尺寸为 A3 或 8 开大小的纸张上进行手绘创作,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油画、水粉、水彩、彩铅、钢笔、 白描、国画等均可)。
围绕大赛主题,以戏曲文化为导向, 自行拟题进行论文写作,题目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等特点,论文内容严谨,主题清晰,点鲜明,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创新性,能够反映当代主流价值观和戏曲艺术的文化精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参与人员:每篇论文可以提交3名学生作者,按照实际贡献程度进行排名,可设1至2名指导教师。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关键词;外文摘要,关键词。
正文:不少于五千字。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正文内容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
结论: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论文末。文献是期刊时,
书写格式为: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
格式要求:页面设置要求:纸型:A4;上、下、右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2.7厘米;字体:宋体;字型:小四;字间距:标准;行间距:23磅;段落标题编号顺序:一、 ( 一) 、 1 、 ( 1 ) 、① ,段落标题部分的设计可酌情调整。
参与人员:参赛人员根据表演剧目要求与特点设置人数,可设1至2名指导教师。戏曲艺术表演组包括戏曲节目、器乐演奏、戏曲舞蹈、跨界融合的表演形式均可,具有一定创新性。
戏曲剧目节目:戏曲不同剧种的表演剧目或节目
戏曲器乐演奏:戏曲器乐独奏或合奏
戏曲舞蹈:舞蹈表演中融合戏曲元素的剧目
跨界融合表演:表演形式内容需结合戏曲元素戏曲节目:人数不超过12人,演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器乐演奏:人数不超过12人,不设指挥,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戏曲舞蹈:人数不超过36人,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跨界融合表演:人数不超过12人,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参与人员:每个项目负责人1人,参赛人员2人,每个学生至多参加一个队,每队可设1至2名指导教师。
(1) 静态设计:平面设计包括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插画、漫画等;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室外设计。家装设计,建筑内部设计等室内设计;染织服装设计包括印染、纤维、针织、服装及其它服饰类等;舞台美术设计包括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雕塑作品包括:泥雕、石雕、根雕、玻璃钢雕塑或者陶瓷雕塑等;产品设计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产、生活、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手工艺等领域的设计作品。
(2) 动态设计:视频类 (微电影、短视频、纪录片等) ,动画类 (二维、三维) 等。
(1) 设计类作品主题内容要求:作品要健康向上,充分展现大赛主旨,紧密围绕大赛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与制作。
(2) 提交作品形式、格式等要求:
静态设计作品:提交电子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RGB,规格A3(420×297mm) ,分辨率300dpi,同一作品不得超过3张页面,单个
文件不大于5MB。
动态设计作品:视频类 (微电影、短视频、纪录片等) 提交格式: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150MB,作品时长不超过10分钟。动画类提交格式: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70MB,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以上画面宽高比为16:9,且画面宽度不小于600像素,画质清晰,片头中需显示参赛作品名称,但不可出现创作者相关信息。评奖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知识、能力、素质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强调作品与主题的相关性、原创性、专业性、创新性、严谨性、质量性等特点,突出作品的内涵与核心价值。
1.省赛:高校自行组织竞赛产生本校参加省赛的作品。
2.形式检查:竞赛的赛务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
3.作品分组:对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分组,并提交网络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评。
4.专家评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5名专家进行评审。
5.专家复审:大赛评比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6.确定获奖作品名单:在评审结束后,名单将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
1.竞赛学生奖:各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具体比例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2.优秀指导教师奖:对一、二等奖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竞赛采取线上评审的形式,线下活动场地:沈阳师范大学 (视情况开展线下活动) 。1.报名时间与方式
(1)报名时间: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26日
(2)学校推荐时间: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12日
报名方式:参赛队须在 2023年10月26日前登录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共享管理平台 (网址:http://cxcy.upln.cn/) 及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 (报名地址:http://cxcygl.bhu.edu.cn/)同 时报名及提交作品和《2023年辽宁省“瑰宝传承”戏曲文化创新创 意大赛报名表》,两平台报名信息一致才可参加比赛。
1.联系人张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通知 (QQ 群 778101064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 学院首字-年级-姓名) 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关附件请在群文件中下载:


140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