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大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 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辽宁分赛区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推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 革;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 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 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 参赛对象:渤海大学全日制在籍本科在校学生均可组队参赛。
2. 组队要求:竞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每参赛队学生不超过 5 人,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
3. 各高校实物组参赛作品总数量不超过 15 项,慧鱼参赛作品数量不限。
(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 竞赛内容为设计与制作:
(1) 特定水产品初加工机械;
(2) 叶菜洁净化处理包装一体化机械;
(3) 高性能仿生蝴蝶。
大赛参赛作品在以机械设计为主的前提下,提倡采用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以提升作品的时代特征。竞赛奖项依据对作品的功能、结构、制作、先进性、创新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 2024 年以来本科在校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成果。参加过本赛事往届比赛的作品原则上不得再次参赛。不允许将教师科研成果或不具备参赛条件的他人作品作为学生参赛作品申报。
3. 提交的参赛作品应包括如下材料:
(1) 在预选赛阶段需要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平台上传作品报名表、设计说明书、 图纸、视频。
(2) 在决赛(现场赛) 阶段需要提交实物作品 、纸质作品报名表、设计说明书、 图纸、视频、PPT 等材料。每件作品的相关技术资料分装成册,一式 6 份。
(3) 设计说明书要求语言通顺、简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并应包括一幅能反映设计思想的原理图。
(4) 机械设计类作品应提交主要设计图纸,包括(A0 或 A1)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若干重要零件图。设计图纸
采用计算机绘图,要求正确、规范。所有对机械设计图纸的国 家标准要求和工艺设计要求均为图纸质量评价的要素。其中 电子图纸为PDF 格式。
(5) 介绍作品功能的视频录像时间在 3 分钟之内, 小 于 50MB,限 mp4 格式。
(6) 作品硬件要求:
兴农机械类实物样机或缩放的实物模型,一般不超过
1.2 × 1.2 × 1.2 立方米,特殊情况下在一个方向上允许放 大到 2 米,但体积不能增加;
仿生蝴蝶具体要求见: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 计大赛高性能仿生机械比赛手册(附件 1)。
(7) 每所学校报到时需将反映作品名称、作者、简要说 明和图片的宣传板悬挂到规定位置 , 规格为800 mm× 1500mm(宽×高)。每个作品 1 幅,每所学校展示作品不超 过 3 幅。
4. 竞赛方式:
竞赛分为机械创新组(特定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叶菜洁净 化处理包装一体化机械、高性能仿生蝴蝶)和慧鱼组两大类。
(1) 机械创新组竞赛分为预选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选赛 以网络评审方式进行,按参赛作品比例筛选出获得优秀奖和部
分三等奖的名单及参加决赛阶段(现场赛)的候选作品名单; 决 赛阶段以现场展示、说明和答辩方式进行,分为小组评审和集 中评审两个环节,按分组排序、集中合议方式确定获奖项目和 等级。
(五)报名方式及竞赛时间1.报名方式
9月15日-9月19日,需同时登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
理平台报名(网址:http://cxcy.upln.cn/)和校平台(htt p://cxcygl.bhu.edu.cn/)按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
①2025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报名表(附件2、加盖学校主管部门公章,相关人员手写签字的 pdf文件);②设计说明书(具体要求见附件3);③ 图纸(PDF格式);④视频(小于50MB)。
注:①平台分为4个赛道:特定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叶菜洁净化处理包装一体化机械、高性能仿生蝴蝶、慧鱼,报名时请注意选择;②获奖公示文件及获奖证书相关信息等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的报名信息为准,一经确定不可更改。
两平台信息一致才算报名成功2.竞赛时间
(1)预选赛时间:9月15日-10月8 日,10月9日前公布参
加 决赛阶段作品名单。
(2)决赛时间:10月17-19日。3.竞赛环境与设施
(1) 场地用电为交流电220V;
(2) 提供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运行环境为 Windows7 系统,软件为Office2019、暴风影音5、WPS、腾讯会议等。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 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 的原则进行评审,评审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赛评审两个阶段。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网络赛排序确定进入现场赛的作品;现场赛的分组与顺序,按照抽签形式决定,报到时由各校领队指定人员对本校参赛作品进行抽签。
2. 各队按照抽签顺序和安排的时间,提前在竞赛场地
3. 外等候,场地服务人员告知后,可以进入场地,评委 示意开 始比赛后,参赛队可播放PPT 进行阐述,结合阐述 或阐述结束后进行演示,并随时针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 辩。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 网络评审由评委处评阅报名资料,评审组按作品的得分排序,并按参赛作品总数排名前 50%左右的比例,提出本组作品参加决赛的建议名单。
2. 决赛过程中,大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小组评审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
小组评审:将参赛作品按内容分成若干组,评审委员亦划分成相应个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通过设计资料审 阅、现场答辩和实物演示等程序,从参赛作品的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对作品的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参赛队员答辩与作品现场演示情况等进行评审,对每件作品进行打分。
3. 每个小组的作品按得分排序, 由评审小组按一定比例,提出本组作品获奖的建议名单。
4. 集 中评审: 对各小组上报的获奖建议名单,评审委员会将采取合议的方式,对其中一部分参赛作品进行复审, 通过投票(或打分),确定拟获奖名单,并予以公示,按照公示后无异议原则,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5. 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 将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
(三)奖项设置
1. 参赛作品奖: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比例分别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 10%、20%、30%。
2. 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给参赛作品获得一、二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
3. 优秀组织单位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高校给予表彰奖励。
4. 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在比赛的组织过程和开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特别贡献奖:对竞赛组织开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表彰。
( 四) 申诉与仲裁
1. 申诉
(1) 对于不符合比赛规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评判, 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队均可提出申诉。
(2) 选赛阶段申诉邮箱为:yangzhe@mail.neu.edu.cn, 申诉时间为决赛名单公布后的三个自然日内。
(3) 决赛阶段申诉时应提交由高校领队签字的书面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叙述,如依据不充分或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申诉时效:在当前轮次比赛结束后半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
2. 仲裁
(1) 大赛设仲裁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对申诉进行仲裁;
(2)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根据申诉事由进行
复查,48 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和大赛组委会,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3)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五)竞赛结果公示
获奖名单将在辽宁省大学 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s://cxcy.upln.cn/)进行公示。 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者其他侵权行为 ,将取消其参展与获奖资格。
(六)领队与选手须知
1. 参赛队须于决赛开始前一天的13:00-16:00点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到(具体地点见决赛公告) ,进行比赛抽签, 同时上交作品和相关技术资料,组委会将对其进行检查和封存。
2. 报到当天,承办单位安排熟悉比赛场地、进行设备调试。
3. 选手报到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 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身份确认。
三、其他
(一)其他未尽事宜1.知识产权
(1)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2) 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展览等
(3) 权利。
2. 竞赛安全
请各校领队做好本校参赛队伍组织工作,遵守竞赛程序,保证参赛师生人身安全及竞赛安全。
3. 其他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杨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室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我校参赛联络群(QQ 群 939692140)并关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