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渤海大学选拔赛实施方案
一 、 竞赛规程
( 一 ) 竞 赛 名 称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 二) 竞赛目的与意义
大赛旨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
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
业就业的新局面。
( 三) 参赛对象与要求
1.高教主赛道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不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
团队的成员不少于 3 人,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
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
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不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
成员不少于 3 人,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
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
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
制学生(即 2020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 ; 国家开放大学
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
变更的不予认可。
3.产业命题赛道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
比赛,不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 3 人,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
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 2020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
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
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
荐项目。
1.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
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
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目
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本科组
A.创意组
a.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
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c.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
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B.创业组
a.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
前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
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
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 2020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
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
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研究生组
A.创意组
a.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
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
含在职教育)。
c.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
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B.创业组
a.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
前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
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
历学生(即 2020 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
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 10%,参
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1/3。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
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
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A.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
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B.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
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A.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
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
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B.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A.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
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
展,推动共同富裕。
B.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
股权不得少于 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 产业命题赛道
(1)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
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2)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上
海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
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
业生态。二 、 竞赛规则
1.参赛作品应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在面向教育真实需求的基
础上进行作品开发。
2.参赛作品的内容必须保证健康、合法、科学,无任何不良信息。
3.作品内容完整,符合技术与应用相关规范且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4.参赛作品要求从内容到形式均为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纠纷,
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即刻作废。
5.对于提交的内容不完整、无法运行,或提供任何虚假信息,
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的作品,
均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6. 参赛作品一律不退原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7.校赛,省赛,国赛需要团队人员一致,中途禁止更换成员和指
导老师。三个平台报名信息必须保持一致!
三、其他
( 一 ) 竞 赛 时 间 及 报 名 方 式
1.竞赛时间:报名时间:2024年3月11日—2024年 5月25日早8点
(本次比赛为预报名,具体时间安排以我校参赛联络群最新安排为准)
2.报名方式: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
https://cy.ncss.cn )进行报名 ,在“ 资料下载 ”板块可下载
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并登录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网
址:http://cxcygl.bhu.edu.cn)进行报名与作品上传。 自行确定作
品的所 属分类,按每类作品的提交要求。
( 二 )联系人 及联系方 式
1.赛事负责人杨老师:0461-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3.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
通知(QQ 群 415526907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
注:再次强调,参赛作品要求从内容到形式均为原
创作品,无知识产权纠纷,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即刻作废。
校赛,省赛,国赛需要团队人员一致,中途禁止更换成员和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