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辽宁赛区)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2025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辽宁赛区)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最
新成果,传播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
最新理念。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数字创意产业的远
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
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
1、参赛对象(团队/个人):渤海大学全日制在校大生
(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
2.本届大赛学生组共设23个投稿类别,以每个院校二
级学院(系)为投稿单位,每个类别最多投稿20件作品(论
文类除外);
3.论文类每个学生只能投稿一篇论文,且未发表过,以
及与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有关的文章。
4、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
5、每个作品不能超过8人,指导老师不能超过3人。1.大爱中国类
用视频的方式,寻找那些为中国发展和崛起,默默付出
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弘扬他们的大爱精神进行传承,并传
递给每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的民族更加文明,和谐,友善,
奋发图强。
2.高阶文明类
高阶文明是对自然与人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其中,以
“内心向善”为核心,驱动社会进步。在作品中融入“内心
向善”的理念再度深化作品内涵,传递正向价值观。通过心
灵纯净之美,引导公众向善向上。大学生作为社会基石,通
过创作设计将“内心向善”融入日常生活与公共服务,弘扬
正能量,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
3.认知境界类
“认知境界”这一概念,源自对人类思维深度与广度的
理解,它指的是个体在认识世界、理解问题、做出决策时所
展现出的不同思维水平和能力层级。这一概念跨越了哲学、
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强调了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差
异性和成长性。
4.社会创新类
创”是一个动词,“新”是一个形容词,始终要比上一
次要有新的东西,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变成“创新”的时候,
发现更多的技术可能性,将应用创新定义为源于社会需求、
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置身当前应用环境的变化,社会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全民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验证
与应用的全过程。发现并解决当前社会的现实与潜在需求,
通过作品映射,推动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价值的创新应用、
人性化设计和安全可靠创艺;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
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5.思辨艺术类
通过对思辨艺术的研究与艺术表达,探讨对人类生存终
极意义的思考,捍卫真理,探索前沿艺术理念和作品形态,
摒弃伪潮流与网络暴力,重塑完整的美学价值判断。在当代
科技人文语境下,引导公众树立更为宏大的人生观,构建公
众独立的思辨意识。深度追问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
关系等议题,实现艺术思考与创作对智能科技时代的人文精
神的引领作用。
6.艺术疗愈类
在当今快节奏与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艺术作为一种非
言语的沟通方式,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疗愈力量。“艺术疗愈”
主题竞赛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促进个体情感
释放、心灵成长与自我发现的平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艺术
形式,探索艺术的疗愈潜力,促进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
理解。竞赛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主题:艺术疗愈、情绪表达与
疗愈、生命之美探索、心灵之美呈现、自我探索与成长。
7.海洋文化类
不管我们是不是来自海洋,都要用你的作品告诉人类,
我们要用“爱”去呵护海洋。让生态系统平衡,让文明伴随生活,让认知引导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关心海洋、认
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并强调了海洋生态
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关系。海洋是生命
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经济的命脉、国家安全的屏障,同时
也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合理
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海洋权益是当今世
界面临的共同任务。
8.视传应用类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本届比赛特别设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的视觉传达应用艺术设计投稿赛道。此赛道旨在鼓励广大选
手,以创意为笔,以设计为媒,深入挖掘并生动展现“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创作出既
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
9.动画影片类
强调场景、故事、人物塑造等的动画短片。
动画影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无限的
想象力和视觉创造力,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文化传承、情感表达与思想
探索的载体。动画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引人入胜的故
事情节以及深刻的人物塑造,构建了一个个既熟悉又新奇的
虚拟世界,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
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在动画影片中,场景设计是构建故事背景、营造氛围的关键。从宏大的自然景观到细腻的生活
场景,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以营造出逼真的视觉效
果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故事情节的编排也是动画影片
成功的核心。一个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能够带领观
众经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从而
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人物塑造则是动画影片的灵魂所在。每
一个角色都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经
历和情感。通过细腻的表情、生动的动作以及深刻的内心独
白,动画影片能够赋予这些角色以生命,让观众与他们同呼
吸、共命运。通过该赛道,我们期待能够发掘出更多优秀的
动画影片创作者和作品,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
创意。
10.创业项目类
具有可转化的创业项目(已经转化的项目不在投稿之内)
均可:创业项目,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是指个人或团队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利用自身技术、
资源或创意优势,旨在解决特定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
经济价值的创新性商业计划或实践。这些项目通常涵盖了从
产品研发、服务设计到市场推广、商业模式构建等多个方面,
旨在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或填补市场空白。
11.漫画插画类
在漫画与插画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艺术灵感的揣摩和捕
捉、绘画技能的生长和变化、绘画表现的可能性与多样性的
探索。12.课创转化类
课创包含(与艺术、创意、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
①知识点讲解。
②自己原创作品解读。
13.红色主题类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
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
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
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
精神财富。本赛道旨在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红色
文化”资源,通过创新设计、打造品牌,合力推进、以求实
效,着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展现新时
代红色文化发展的新特征,并让伟大精神在新生一代中得到
传承和弘扬。
14.课程思政类
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作品均可。
15.学术论文类
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需要与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相
关领域,不接受其他方向的论文。
提交前请自查,查重和引用不得高于10%。论文内容需
要包含标题、摘要、正文(不少于6000字)、参考文献。
16.空间设计类
任何物理空间,非物理空间设计均可。17.创新创意产品类
任何具有创新性,创意性、艺术性的产品均可。
18.中国风传统文化类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
方式。中国风创意类大赛的宗旨是以中国文化和思想理念内
涵为基础,以中国元素为创作源泉,以创造性的思维为支撑,
以引领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为目标,激发参赛者的创作
热情,创作出具备中国文化理念、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具有
中国文化符号和高度中国特色的视觉识别度、引领与流行并
存的佳作。
19.交叉学科类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0.交通艺术类
设计作品紧扣交通类艺术设计主题,创意独特、设计合
理、具有艺术设计前瞻性和设计独创性,设计合理,展示效
果好,渲染精美。可包括:视觉创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产品与服务设计、环境与景观设计等方向。
21.数字摄影类
本类别不能使用AI生成作品。
22.服装服饰与虚拟时尚类
服装服饰与虚拟时尚是一个融合了传统服装设计与现代
虚拟技术的创新领域,它打破了物理世界的限制,将服装设
计的无限可能性带入数字世界。这一领域不仅关注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等传统设计要素,更强调利用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3D建模、动态模拟等先进技术,创造出
超越现实的时尚体验。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虚拟时尚正
逐渐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生活,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
重要桥梁。
23.中国好创意大赛衍生品
中国好创意大赛衍生品、全国青少年数字艺术创意大赛
衍生品、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衍生品均可。
特别说明:各类别具体要求及相关解读视频详见官网:
https://www.cdec.org.cn/
报名时间:即日至2025年6月30日17:00止。
报名方式:参赛者在大赛平台(https://www.cdec.org.cn)、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和学
校系统(http://cxcygl.bhu.edu.cn/)报名,三平台信息必须保持一
致,上传报名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参赛。二、竞赛规则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筛选、省级推优、全国评比的三级赛
制。校级筛选由各二级学院管理员把关报送。省级推优由分
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作品进行优选,
并按比例报送国赛,剩余优选作品,直接按成绩出具省赛获
奖名单,并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全国总决赛由国赛组委会组
织全国权威专家,对各省推优作品(各赛区按比例报送国赛
的所有作品,最低获得国赛三等奖)进行打分评审后出具国
赛获奖名单,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
1.以作品质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同时结合各类别参赛
作品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评定。
2.评分标准总体遵循如下规则和比例:
原创创意:40%
价值理念:30%
设计制作:5%
视觉美学:10%
可转化率:15%
3.省赛评审由承办方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4.作品采用盲评打分制度,作品成绩由系统自动计算。
省赛评选出各赛道报名作品总数量的前8%作为获奖作品,
其中前3%推荐为国赛获奖作品,具体奖项由国赛组委会评审确定,后5%为省赛获奖作品,按照20%、30%、50%的比例从高
到低确定省级一、二、三等奖。
投诉原则与申请复评机制遵循大赛组委会相关原则和办
法执行,详见大赛官网。省赛组委会不单独设置申诉与仲裁
机构。
评审后获奖结果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公示及发布。辽宁省
证书获取名单将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上发
布。
三、其他
1.联系人:杨舒伊老师联系电话: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
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203室
3.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
群并关注通知(QQ群764853025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
字-姓名)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