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2024 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 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辽宁赛区比赛
比赛时间:2024-06-14 00:00 至 2024-09-25 23:59
主办方:辽宁省教育厅
竞赛简介
2024 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辽宁赛区比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4 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辽宁赛区比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是在全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实现的。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培养为导向,是我国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生赛事平台。大赛致力于培养知中国、爱中国、懂中国的时代新人,引领青年人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不断绘就美美与共的文化新画卷,为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参赛对象:
参赛学生须为中国籍,全日制高等学校在读,学段、年级不限。
参赛要求:
1.省赛和全国赛均以团队形式比赛,每个团队由 3 名学生组成。
2.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
3.每个团队最多含 1 名英语专业学生;不允许跨校组队。
4.每个团队最多可指定 3 名指导教师。
5.所有团队成员需用英语参加比赛。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校赛:参赛学校依照省赛和全国赛章程自行安排校赛选拔。省赛分复赛和决赛。复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
名句解读 2 个环节。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 3
个环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各个比赛环节。省赛复赛根据参赛队
伍数量,有可能采取分组平行比赛形式。
复赛方式:
1.第一部分:案例开发与展析
案例开发:
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案例展示:
参赛团队成员现场展示案例。展现形式不限,要求自然、合理,能生动、清晰展示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
参赛团队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回答评委提问:
评委针对参赛团队的案例展示分析内容提问,由 1 名团队成员回答。
时间要求:
案例展析总时间为 10 分钟,最低不少于 8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的时间为 2 分钟。
2.第二部分:名言名句解读
组委会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 1 名团队成员进行解读,时间为 2 分 20 秒,含思考准备时间(不超过 20 秒)。
决赛方式:
第一部分: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环节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相
关知识。时间为 2 分 30 秒。
每个参赛团队回答 6 道题,由 1 名团队成员答题,每题 0.5 分,满分 3 分,当场记分。
第二部分:情景述评
1.组委会将提供跨文化相关视频材料。参赛团队上场比赛前抽取视频,准备 30 分钟。
2.团队成员集体上场,对视频内容进行跨文化解读和分析。时间
不少于 6 分钟,不超过 8 分钟。3.评委针对参赛团队述评内容提问,由 1 名团队成员回答,时间为 2 分钟。
第三部分:讲述中国故事
组委会提供 1 个中国故事相关问题,参赛团队 1 名成员根据现场屏幕显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阐述,时间为 3 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不
超过 20 秒)。
注:在以上比赛流程中,针对评委提问、名言名句解读、知识问答、讲述中国故事等单人展示环节,各赛队成员需合理分工,由不同学生分别承担,不得由同一名学生承担所有单人任务。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校赛(初赛):2024 年 5-9 月
省赛(复赛、决赛):2024 年 10 月 18 日-20 日
全国赛(决赛、总决赛):2024 年 12 月
2.报名方式:
参 赛 者 在 辽 宁 省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平 台
(http://cxcy.upln.cn)和学校系统(http://cxcygl.bhu.edu.cn/)
报名,两个平台报名信息必须保持一致。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大赛分校赛(初赛)、省赛(复赛、决赛)、全国赛(决赛、总决赛)三级。各学校参赛团队指导教师负有对省级赛事参赛内容进
行政治把关的责任。
2.校赛由参赛院校自行组织,由学校教务部门或外语院(系)负责组织实施。每所参赛院校选拔一个参赛团队参加省赛。
3.省赛按照省赛章程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组织实施,省赛章程必须参照全国赛章程制订。省赛参赛院校数 40 所以下(含 40 所)的赛区,决赛前 2 名获奖团队参加全国决赛;省赛参赛院校数 40 所以上的赛区,决赛前 3 名获奖团队参加全国决赛。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大赛考查学生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跨文化认知理解、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情感态度和跨文化行为技能等四个方面。
复赛满分为 100 分,决赛满分为 100 分。总成绩计算公式为:复赛成绩 40%+决赛成绩 60%。复赛和决赛的评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维度和五个视角。
评分依据:
三个维度
(1)内容维度:跨文化交际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真实性和原创性,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运用的深入性与合理性;
(2)效用维度:跨文化分析是否贴切恰当,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有效;
(3)呈现维度:展示案例和回答问题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括现场展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应变能力。
五个视角
(1)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即是否能够发现文化差异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问题;
(2)是否具有跨文化情感态度,即对异文化是否持开放、尊重、理解、欣赏的态度;
(3)是否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理论;
(4)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是否表现出善于观察、倾听、表达、反思等能力;
(5)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三)其他
(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与团队相对应的指导教师奖。所有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将获得由大赛相应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特等奖获得者将代表辽宁赛区参加 12 月初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决赛。
(二)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获奖结果将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进行公
示(网址:http://cxcy.upln.cn/)。
(三)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1)所有参赛题目必须为原创,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2)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内容有出版、发布、展览等权利。
2.竞赛安全
(1)比赛期间,各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由领队负责参
赛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指导教师及参赛队外出须征得高校领队的同意;参赛队比赛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2)指导教师以及参赛队成员在往返期间的安全由各高校负责。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李旭梅老师
联系电话:15724443004
2.联系地址:
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 室
3.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通知(QQ 群 973086613 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请按要求加群并关注群内后续通知!
创新创业学院
2024 年 6 月 12 日
11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