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理念与技术创新创业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理念与技术创新创业竞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为紧密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高校主动融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实践教学,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本次赛事重点征集针对工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能够体现绿色环保理念的创新、创意类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处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环保意识与技术创新能力。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参赛对象为渤海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报名参赛。
所有参赛者以个人或团队(每组不超过5人)参赛,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具体要求如下:
(1)参赛者需填写报名表1张、汇总表1张。
(2)报名表、汇总表中各项目填写内容真实、准确。
(3)参赛作品完成人最多不得超过5人,并在报名表中按第一至
第五完成人的顺序填写。每件作品只能有1-2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报名表中按第一、二指导教师的顺序填写,如果是两名指导老师,必须跨专业或跨学科。
(4)参赛者每人最多可参与5项,包括队长参与的1次。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作品性质
所申报参赛作品应是学生独立完成或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科技创新作品或创意作品。
2.竞赛作品内容(作品命题)
以工业、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主题,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及资源化利用产品设计、实现固体废弃物绿色能源及环境友好材料、资源化节能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置环保技术及装置设计、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新理念等有关的科技创新、创意作品都在此项目范畴之内。根据作品形式对项目进行分类为:A.创新类;B.创意类
3.参赛作品报送要求
(1)参赛作品须提交:报名表,汇总表,创新设计说明书(200 0字左右)与作品设计图(PDF格式)或创意设计说明书(2000字左右)与虚拟概念设计图(PDF格式),成果证明(或实物展示或放缩的实物样机图片PDF格式)。
(2)进入现场答辩的实物类作品须携带实物或按比例制作的实物样品进行展示。
4.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竞赛时间:
初赛阶段报名及提交作品日期为:2024年9月3日-2024年10月1日
复赛阶段:由大赛评委会通过盲审形式评选全省优秀作品入围决赛,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2024年10月15日
决赛阶段:暂定2024年10月19日,具体答辩所有APP软件相关信息另行通知。
(1)答辩方式:实行线上答辩形式,结合作品实物、模型和图纸进行讲解和答辩,要求答辩过程一律采用多媒体方式。专家根据答辩学生成果汇报和回答专家提问等情况打分。评出一、二、三奖和优秀奖。
(2)答辩内容:作品名称、功能和原理;作品设计及制作工艺;创新或创意点及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分析等。
(3)答辩时间:完成人陈述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5分钟。
决赛参赛作品文件以压缩包形式,包括:报名表、汇总表、创新设计说明书(3000字左右)与作品设计图(PDF格式)或创意设计说明书(3000字左右)与虚拟概念设计图(PDF格式)、成果证明(或实物展示或放缩的实物样机图片PDF格式)、现场答辩PPT。于2024年10月8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kangwenshu@126.com (只接受邮箱,文件命名格式:学校+学院+队长姓名+指导老师姓名+作品名)。
报名方式:
团队负责人在渤海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平台(http://cxcygl.bhu. edu.cn/)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平台(http://cxcy.upln.cn /)注册并填写各项信息,上传作品。两平台同时报名视为报名成功。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陈述:选手结合PPT对项目内容进行讲解,时间为10分钟。
专家提问:由评委针对参赛作品进行现场提问,时间为5分钟。专家评分:所有选手答辩后,由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注意事项:各参赛者必须提前1小时到场,抽取比赛顺序;比赛环节均由主持人协调控制时间,参赛者严格按照比赛规定进行。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省内各学校预先开展本校参赛作品的选拔,完成初评工作,形式自选;入选决赛的作品产生采取线上盲评方式;决赛评审为专家现场评审。各阶段评审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具体指标与标准描述详情见附件一、二。
表1.参赛作品线上评审指标与标准
项目 |
评审指标 |
标准描述 |
作品质量 |
原创性(25分) |
作品与主题的契合度;创新或创意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水平是否符合参赛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
科学性与可行性(25分) |
作品的创新或创意内容是否适宜,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例证、数据是否准确、真实;作品设计的可行性如何。 |
|
显示性(20分) |
作品的创新或创意设计图或实物展示的显示度。 |
|
实效性(15分) |
研究或设计成果对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是否有理论或应用指导价值。 |
参 赛 队 伍与报告 |
成员组成合理性及报告质量 (15分) |
参赛作品团队成员组成是否合理、跨专业、跨学科与作品内容契合度;说明书、图纸及正面材料等阐述是否准确、清晰、齐全等。 |
合计 |
100分 |
表2.参赛作品线下评审指标与标准
项目 |
评审指标 |
标准描述 |
作品质量 |
原创性 |
作品与主题的契合度;创新或创意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水平是否符合参赛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
科学性与可行性(25分) |
作品的创新或创意内容与方法科学合理性;例证、数据准确性、真实性;作品设计的可行性。 |
|
显示性(20分) |
作品的创新或创意设计图或实物展示的显示度。 |
|
实效性(15分) |
研究或设计成果对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理论或应用指导价值。 |
|
团队素质 |
团队陈述、回答问题、默契度 (15分) |
陈述大方得体、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回答问题具有针对性,团队配合默契。 |
合计 |
100分 |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李旭梅老师: 15724443004 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室
3.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我校参赛联络群(QQ群 314329934 )并关注通知!相关附件在 QQ 群文件中下载。
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