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科创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西湖科创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二)竞赛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 名称:China Graduate Contest on Smart-city TechnologyCreative Desig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创意 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 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大 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 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 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自2014年 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届大赛决赛即将举办。经主办单位批准, 第八届大赛由浙江工业大学承办。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凡渤海大学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以及已确定攻读研究生资格的 本科生均可参赛,鼓励港澳台地区及国际研究生参加或观摩比赛;
(四)竞赛方式
(1) 每道赛题每人仅能参与一支团队(1-4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 行研究。支持跨专业自由组队。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 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五)竞赛内容与方式 本届大赛赛题较往届有较大变化,以创意设计为主。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为大赛主题,包括定向赛道和自由赛道两类赛道,其中定向赛道由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优先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意痛点问题:自由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团队可根据自身技术能力自由选择领域和拟定题目。两类赛道各有侧重,分别评审。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分为创意设计 赛与算法分析赛两部分。
创意设计赛以智慧城市为主题,包括定向赛道和自由赛道两类赛道,其中定向赛道由政府和企业提供命题,优先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 意痛点问题;
算法分析赛则是学术赛,主要是要求参赛团队根据指定数据或自备数据,通过原创算法或模型,对某场景或行为的特定指标进行优化或预测。 团队集中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类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赛程分为初赛与全国决赛两个阶段。
(1)参赛报名: 提交报名信息:10月18日-11月5日中午12:00
培养单位审核:11月5日-11月7日中午12:00
参赛作品提交:11月7日-11月9日中午12:00
初赛:专家进行初赛评审11月10日-11月25日
初赛:公布进入决赛作品及队伍11月18日-11月29日
决赛:决赛队伍做好决赛准备11月29日-12月9日
决赛:作品展示、评选、路演及颁奖典礼12月9日-11日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作品要求:具体要求详见参赛指南。 特别提醒:为确保评审公平,除申报系统需要填写的基础信息外, 申报参赛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能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 单位以及个人信息。
(三)竞赛时间与方式 11月7日前由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进行初赛。参赛团队在渤海大学创新 创业管理系统(报名地址http://cxcygl.bhu.edu.cn/)完成报名。
报名方式:大赛参赛报名、培养单位资格审核、作品提交均在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
(四)奖项设置
1.大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分赛道设置专项 奖,并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奖,获一等奖的作品中以创新创业路 演的方式决出“智慧城市之星”(原为特等奖—可空缺)。
2.所有进入全国决赛的同学将同时获邀参加智慧城市学术论坛及相 关活动。所有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将参加相关展览展示。
3.获得一、二、三等奖、优胜奖、专项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 指导奖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相应荣誉证书,“智慧城市之星”(可空 缺)
4.主办单位赛后颁发荣誉证书,并以正式发文形式公布上述总决赛结果。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联系人张老师:0416-3400261
2.联系地址:松山校区创新创业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 203 室 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请参赛团队务必加入校赛联络群并关注通知(研 究生竞赛组织QQ 群751200380,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 名入群申请及备注须为学院首字-姓名)竞赛组织方案以及其他竞 赛相关文件,可以登陆网站(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管理平台 (acge.org.cn))“西湖科创杯”大赛专题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