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指导教师 学生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双创竞赛
Competi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竞赛
辽宁省“三大球(足篮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比赛时间:2022-10-25 00:00 至 2022-11-06 00:00
主办方:沈阳体育学院
竞赛简介

辽宁省“三大球(足篮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竞赛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传承创新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以三大球(足篮排)+助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融合,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形成体育专业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拟定于2022年10月举办辽宁省“三大球(足篮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辽宁省“三大球(足篮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本次大赛旨在吸引多专业学生参与体育事业建设,为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体教融合”,振兴辽宁“三大球”提供智库支持。多专业、多学科交叉形成合力,为辽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辽宁省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2.以团队报名参赛,鼓励跨校、跨专业组建团队,参赛学校根据团队负责人学籍确定,每个团队的实际核心成员不少于2人,不多于5人每个参赛项目指导教师1—2名,参赛团队所报名参赛的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四)参赛内容与方式

围绕足球、篮球、排球项目,通过体育+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健康)、科技、表演、旅游、文化、新媒体、服装等方式,以“三大球”项目在各领域需求为导向,通过创业项目计划书、PPT、视频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展示。

1.竞赛内容

(1)“三大球(足篮排)+”制造业,包括围绕“三大球”的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

(2)“三大球(足篮排)+”社会服务,包括围绕“三大球”的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电子商务、表演等;

(3)“三大球(足篮排)+”互联网,包括围绕“三大球”的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智慧场馆、社交网络、企业服务等;

(4)“三大球(足篮排)+”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围绕“三大球”的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

(5)其他与“三大球(足篮排)”相关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与“三大球(足篮排)”无关的不列为本次竞赛范围,审核不予通过。

2.竞赛方式

参赛项目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方式进行。校级初赛由各参赛学校负责,省级复赛以网评方式进行,省级决赛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确定线下或线上进行。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时间安排

平台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11月5日

校级初赛时间:2022年11月5日—11月10日

省赛复赛时间:2022年11月10日—15日

省级决赛时间:2022年11月20日

2.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通过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进行报名。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大赛组委会设在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二)组织形式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辽宁省内各高校进行组织,省级复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综合考率各地报名团队数分配决赛名额。本次竞赛由竞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竞赛秘书处设在沈阳体育学院。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围绕经济社会体育领域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三大球(足篮排)领域取得的成果。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绿色、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

4. 省级复赛采用网络评审方式,采用专家网络打分形式进行,根据网评得分确定进入省赛决赛的队伍;决赛评审采用现场赛进行评审,包括项目展示和答辩环节,项目展示时间5分钟,答辩时间3分钟。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评审方式

省级复赛和决赛,评委按《评分标准》所列评分项目进行打分,评委全员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组最终得分。在排名中,如果出现了有相同分数的团队,评审小组组长召集组员商议,通过会评方式解决同分问题。校级初赛可参照省级复赛和决赛方式进行评审。

2.评分标准

评审要点

主要内容

社会价值

20分

项目结合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与成效。在科技创新、扶贫助困、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度。未来在持续吸纳、带动就业的能力等。

实践过程

20分

项目通过深入社会、行业、实验场所、实训基地,开展调查研究、试点运营、试验论证,获得实践成果。项目成果对于了解社会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社会问题等具有参考价值。

创新意义

20分

项目在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形式、商业模式、管理运营、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程度。创新成果对于赋能传统产业、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积极意义。

发展前景

20分

项目在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管理、发展战略等方面设计完整、合理、可行。目标定位、市场分析清晰、有前瞻性。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乐观。

团队协作

20分

团队成员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具备一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创业意识、创业素质、价值观念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组织架构与分工合理,凝聚力、执行力、整体竞争力强。

(三)奖项设置

1.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根据作品质量以及报名情况由竞赛组委会确定;

2.竞赛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根据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参赛作品数量及作品质量等情况,由竞赛组委会确定。

(四)申述与仲裁

对参赛资格、作品原创性的质疑,以及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议,可申诉至竞赛组委会,由竞赛组委会予以仲裁。

(五)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获奖结果将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专题栏目进行公示。

54
已报名组数
比赛公告 more+
暂无公告